首页 > 病理人物 > 秦光煜

秦光煜

更新:2017-06-15浏览:8802

秦光煜(1902-1969),病理学家,江苏无锡人。1930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,获医学博士学位。1940年赴美国,先后入哈佛大学医学院、耶鲁大学医学院学习。1941年回国。曾任协和医学院副教授,北平大学医学院、岭南大学医学院教授。建国后,历任华南医学院、中山医学院副院长、教授、病理教研室主任。中国民主同盟盟员。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。对病理形态学造诣较深。1941年提出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在视网膜颗粒层发生的理论,至今被国内外学者所引用。1949年提出华支睾吸虫寄生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。摸清了麻风病病变发生、发展的规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。合编有《病理学》。

1941年提出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在视网膜颗粒层发生的理论,至今被国内外学者所引用;1949年提出华支睾吸虫寄生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。学术上最主要的成就在于对麻风病进行开拓性的研究,对麻风病的病变发生、发展的规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、各类型及其亚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提出了独到见解,被国际麻风学界誉为"创造性工作",为在中国消灭麻风病的事业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

留言

0条评论